104年5月20日總統令公布,原公司法第235條規定章程應訂明員工分配紅利之數,因應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國際趨勢,員工尚非盈餘分派之對象,爰刪除此條文,且增訂公司法第235條之1,規定公司應於章程訂明以當年度獲利狀況之定額或比率,分派員工酬勞。
公司章程之修正(範例)如下:
■ 第X條:公司年度如有獲利,應提撥○○%(或定額○○元)為員工酬勞。但公司尚有累積虧損時,應先預留彌補虧損數。
■ 第X+1條:公司年度總決算如有盈餘,應先提繳稅款,彌補累積虧損,次提10%為法定盈餘公積,其餘除派付股息外,如尚有盈餘,再由股東會決議(有限公司為由股東同意)分配股東紅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補充說明:
《計算基準》
以「稅前利益」為計算基準
(1)先扣減員工酬勞(2)再提繳營所稅款(3)彌補累積虧損
(4)提10%法定公積(5)分派股息後(6)盈餘分配經股東會決議。
《董監酬勞》
董監事酬勞可明訂於章程中(但不可訂於盈餘分派內),
倘若,章程未明定董監事酬勞發放金額之定額或比率,
即認定為公司不發放董監事酬勞,且不得以股東會決議之方式代替章程。
《比率訂定》
員工酬勞之比率訂定方式,有三種方式可選擇:
(1)固定數(定額OO元)或(OO %)
(2)一定區間(例如2% 至10%)
(3)下限(例如 2%以上)或(不低於2%)
《發放形式》
員工酬勞以股票或現金為之,應由「董事會」以董事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
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行之,並報告「股東會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♥《過渡期間》
● 經濟部104年12月24日經商字第10402436750號函辦理
公司應於105年6月底前依新法完成修正公司章程
倘公司章程尚未符合上開修正後公司法第235條之1規定,
公司應儘速依上開規定修正章程。
● 經濟部104年6月11日經商字第10402413890號函釋:
至遲於105年6月底前依新法完成章程之修正,
『…倘公司不依新法修正章程訂定員工酬勞之修正,員工因此無法獲得酬勞之分派,員工之損失,係因公司違反法律規定不作為造成,屬私權範疇,可循司法途徑解決,即無章程做為分派員工酬勞之依據,員工因此無法獲得酬勞之分派,公司亦不得僅訧股東為盈餘之分派。』
★ 簡單說:章程未明定「員工酬勞」發放;其盈餘「股東不得分配」。
■ 經濟部104.06.11經商字第10402413890號函
https://www.moea.gov.tw/MNS/
■ 經濟部104.10.15經商字第10402427800號函
https://gcis.nat.gov.tw/main/publicContentAction.do?method=showFile&pkGcisPublicAttach=1406
■公司法(完整條文)
http://law.moj.gov.tw/LawClass/LawAll.aspx?PCode=J0080001